民政毕业论文提纲格式(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7)
(二)160多万字的教材到底怎么看?
中级教材,2019版,三本共约160万字。
为什么我要特别强调字数,因为很多考试挂掉的考生都认为没有详细看书是主要原因。当然,如果你能在2-3个月时间里,把这么多内容的教材看透,甚至能细读两遍以上,那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好事!这也是选择自学备考的必由之路。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考生很难做到,甚至连略读一遍都达不到。有的考生即便细读了教材,但是有很多知识点并不理解,或者单一知识点理解了,又不能形成体系化掌握。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点读教材+听精讲课程”。
点读教材就是点穴式阅读,哪里有问题就读哪里,考纲要求什么就读什么。对国家职业标准和考纲的把握是老师的事,所以老师说哪里是重点就要读哪里,这样一来,一本教材需要你点穴的地方大约也就20%-25%,我前面说的“掌握20%的内容,去拿到80%的分数”,在看书上也同样适用。
听精讲课程,这对大多数学员来说应该是必须的,除非你只喜欢看书和自己理解知识点,讨厌听老师讲,否则的话还是建议你听精讲课,这很重要。现在网上有好多社工师的精讲课,选择一位你喜欢的老师(讲课风格、知识体系、课程计划、课后辅导),然后按照老师的课程计划(往往老师还会提供总复习、串讲、冲刺、押题、模考等课程)优化你的复习计划,再加上刚说的“点读教材”和接下来我要说的刷题,这样的做法才能保证高效。
(三)怎样听课才有效果?
有很多学员听课的效率并不高,甚至听听就睡着了。我不否认这里老师应该承担一定责任,没有通过精彩的讲授吸引住学员,让学员感到很枯燥。但是即便从头到尾认真听课的学员,课后测试仍然成绩不佳,这是怎么回事?
我建议考生尝试做到如下几点,效果会很好:
1、注意听。听课主要的形式是听,可以理解性地记在脑子里,而尽量少往本上记,因为一旦你大量地往本子上记录的时候,一定会影响听的效果。一边听一边用你平时工作中或生活中遇到的场景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个思维方法叫取象比类。当然如果讲课的老师能用取象比类的去讲,那就更容易让学员听懂了。
2、善用思维导图。我在讲课时会给学员本次课程的讲义(《通关宝典》)和思维导图,特别是思维导图,听课多了,你会发现它在复习中和考试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图导思维”。听完课,如果感觉有些知识点记不住,没关系,你可以借用思维导图的“图导思维”功能来回忆巩固。甚至我还要求课程结束时,让学员借助思维导图,公开总结这堂课的知识点,学员公开表达的过程就是考场上答题思路的演习。
3、会提问。有的时候你没听懂,一定要及时通过留言、私信或群等渠道想老师或同学求助。会提问很重要,比如你对“保密原则”不理解,如果你直接问“什么是保密原则?”“保密原则怎样理解?”这样的问题就很抽象,说明你在提问之前没有进行思考。即便得到解答,也很难让你产生印象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如果你这样提问就比较好一些,“保密原则是要求社会工作者针对案主的信息不告诉任何人,这样的要求是绝对的吗?有没有例外呢?有哪些例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例外呢?”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考生提前自行思考过,而且这样的提问非常有利于解答者和提问者进行互动,而这种互动完全符合考试家出题者通过试题与考生的互动;也如同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与案主互动。大家感受一下,如果你经常体验这样互动的感觉,这就是我经常强调的——培养考生的题感(答题的感觉),很重要!
(四)刷题,这里面可是有奥秘的哦。
不知道你是否跟别的考生一样也有这样的感受:刷题,最怕多选题,中级考生还怕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题,法规政策容易混乱……总之一做题就紧张,大脑一片空白……
1、多选题其实比单选题更容易得分。
没必要害怕多选题。多选题是ABCDE五个选项,每道题满分是2分,正确的答案最少有两个选项最多有四个选项,也就是说多选题不存在全选。而且只要你选对一个选项就可以得0.5分。那么,每道题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选项是正确的,得分的几率是40%;而单选题是ABCD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得分几率是25%;做过选择题的学员一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每个选项看上去说法都对,这样一来更显得单选的难度要比多选大。所以我在平时教学辅导中训练大家做单选题的精力和量要比多选题多30%;而且要求大家单选题必须达到95%的得分率,多选题要达到60%的得分率。
文章来源:《中国民政》 网址: http://www.zgmzbjb.cn/zonghexinwen/2022/1208/381.html